曾偉琦醫師 (2020年9月)。脂肪移植:從填充到再生。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春季會刊,第103期,第五版
文/體雕美學專家 曾偉琦醫師
在日常的美容醫學門診當中,我們的工作內容很大一部分都在處理客人臉部的三個問題:1.日光傷害Solar damage 2.體積流失Volume loss 3.鬆弛Laxity。而為了處理客戶這些需求,我們對於臉部不同層次的老化機制必須有所瞭解,根據皮膚層、皮下組織層、肌肉層及骨骼所發生的問題進行改善,才有可能為客戶量身定做出最好的治療。
另外,在改善客戶這些面部需求的同時,許多醫師也一定在想,醫學否能夠真正的停止甚至扭轉這老化過程?在醫學上,我們可以藉由檢測DNA裡的Methylome數量來定義一個人老化的速度,但此一檢測並非常規檢查,而臨床上的老化,進一步可以區分為生物性老化Biological Age及時間性老化Chronological Age。任何人無法改變以時間為單位的Chronological age,但可以藉由許多的美容醫學療程來改變外觀性的Biological age。
Fig 1. 參考來源:Aesth. Plast. Surg. 31:213218, 2007
那麼,在各層次老化過程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?整理的相關文獻如下:
(一)皮膚層:在真皮層淺層裡的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發生了數量減少、結構變細及斷裂的現象,而深層發生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的糾結沈積但排列及結構較為混亂。另外,真皮層微血管變細、數量下降及血管內皮老化變厚,直到血管完全消失。
(二)皮下組織層:進一步可分為脂肪淺層及深層,結構上淺層脂肪顆粒較小,排列緊密,深層脂肪團塊較大,多位於面部肌肉之下,排列較為鬆散,老化過程脂肪體積逐漸減少,對皮膚及肌肉層的支撐隨之下降。另外一個重要的結構是臉部韌帶,連接皮膚與肌肉骨骼,使各層組織產生串連產生穩定結構,老化鬆弛後使臉部產生垂墜感。
(三)肌肉層:根據核磁共振的研究,年輕面部肌肉因脂肪支撐度較好,水平剖面肌肉呈現微凸形狀(Convexity),老化後肌肉變薄、長度縮短、張力上升、呈現較為直線形狀,這與脂肪支撐下降也有關。
(四)骨骼:老化過程骨骼逐漸萎縮,以中臉部較為明顯,特別是在maxillar bone產生後縮,及眼眶骨內上與外下側的萎縮,還有就是下頦骨的prejowl area也是較明顯的地方。
Fig2. 參考來源:Aesth Plast Surg (2012) 36:753–760
了解了不同層次及部位發生的老化問題,更容易針對問題對症下藥。自體脂肪移植始於西元1893年,目前臨床上已可將脂肪組織進一步製作成Macrofat (>2.4mm)、Millifat (<2.4mm)、Microfat (<1.2mm)、Nanofat (<400-600um)、Mechanical SVF、Enzymatic SVF及Decellurizied Fat Graft,可以針對骨骼、肌肉、皮下組織在老化過程中因體積缺損,使用不同大小的脂肪顆粒而進行客製化填充,且因脂肪來源充足,使填充量更為足夠。
Fig3. 參考來源: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2017, Vol 37(S3) S16–S32
Dr. Gino Rigortti在2015年的研究(Plastic and Reconstruction Surgery, April 2015)更顯示脂肪幹細胞能進一步產生真皮層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增生,並且使微血管數量上升,使組織達到真正的年輕化Rejuvenation,而不是只有單純得填充效果,因此,我們只要透過瞭解脂肪幹細胞在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,便能體會脂肪移植已經從傳統的存活率相關的Lipofilling填充效果,進階到再生Regeneration及年輕化Rejuvenation境界,為愛美的朋友帶來更值得期待的效果。
學歷
- 國立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
- 國⽴台灣⼤學管理學院 EMBA
專長
- 各式抽脂手術
- 自體脂肪移植
- 自體脂肪膠移植
- 超能電漿縮皮手術
- 各項微整形
EMSELLA G動椅
EMSCULPT 肌動減脂
經歷&證照
- 現任萊波亞美醫診所院長
- 前高雄米蘭時尚診所院長
- 台北榮總鼻頭頸科主治醫師
- 中華民國鼻頭頸外科專科醫師
- 美國美容醫學醫學會AAAM 抽脂及脂肪移植認證醫師
- 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TAAMS 隱痕抽脂指定⽰範講師
- 亞洲抗老化美容醫學醫學會抽脂體雕講師
- 超能電漿專業認證教育學院 種子教官
- BTL EMSCULPT肌動減脂 & EMSELLA G動椅 原廠認證醫師
院長信箱
- Gmail:wctseng1@lipoartclinic.com
可能副作用:
- 紅腫、泛紅反應、腫脹、局部小範圍的緊繃感、疼痛感、瘀青、搔癢、麻木、結節,或暫時性的外型不規則(原因可能有兩側循環不同、日常或睡眠習慣引起的治療區域壓力不同等),多數副作用的反應會隨著時間逐漸減緩;有時瘀青現象會在回家後才明顯發生,少數病例可能會持續數十天;治療區域瘀青及腫脹感通常在治療後2-4周會消退緩解。
- 少數病例可能會出現,兩側乳房/臉型不對襯(約0.4%)、組織或傷口發炎或血腫(<1%)、脂肪結塊(約7%)、微小鈣化(<1%)或形成囊腫(約3-5%)、脂肪栓塞(小於十萬分之一),極少數人因產生包膜液化狀況而逐漸形成硬塊;脂肪壞死或鈣化現象,此乃手術後可能發生之狀況。若發生上述狀況,請配合回診追蹤治療與醫師討論,大多處理方式為觀察,約在發生後的12個月內自行緩解。
- 外科傷口感染風險
- 局部表皮感覺神經異常現象
- 可能因組織水腫產生姿勢性低血壓
- 腫脹、水腫、疼痛、瘀青、局部暫時性硬塊
禁忌症:
- 孩童
- 癲癇患者
- 懷孕或哺乳中女性
- 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者
曾偉琦醫師 (2020年9月)。脂肪移植:從填充到再生。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春季會刊,第103期,第五版 文章更新11/10/2021.
曾偉琦醫師 (2020年9月)。脂肪移植:從填充到再生。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春季會刊,第103期,第五版 原文發表09/06/202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