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授膝關節運動 N 招秘笈,提升肌肉強度、預防老化,膝蓋不再卡卡!
文/ 復健科專科 廖庭昀醫師、李郡鳳 物理治療師
肌力訓練是什麼?原來「肌力」跟「肌耐力」不一樣!?
肌肉適能包含肌力及肌耐力,當肌肉適能衰退,肌肉無法負荷日常生活,容易產生疲勞或疼痛。
- 肌力:指的是肌肉的爆發力,肌肉發出力量對抗阻力,常用的評估方式稱為 1-RM (One-repetition Maximum),也就是肌肉做一次收縮時能出的最大力量,一般重量訓練建議做 1-RM 的 50 - 80%。
- 肌耐力:指肌肉對抗阻力下,能持續收縮的時間或是反覆次數。白話的說,就是可以持續維持某一動作或姿勢的時間。比如:抱小孩,肌耐力不足,抱一下子就需要休息。
一不小心就傷了膝蓋?不能輕易忽視膝關節的重要性!
膝關節位於大腿跟小腿中間,上有股骨,下有脛骨,前有髕骨,軟組織則包含內外側半月軟骨,負責吸收行走時的衝擊力;內外側副韌帶和前後十字韌帶則負責穩定膝蓋,避免過度移位。
膝關節在行走、站立、蹲、跑跳等活動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它支撐身體全部的重量,因此膝關節受到損害或肌力/肌耐力不足,會大大的影響生活品質,因此膝關節的保養是刻不容緩的。
為什麼專家都建議要做膝關節運動訓練?
運動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好處有哪些呢?
- 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、改善心肺功能、減少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
- 適當的活動可以減緩發炎導致的腫脹疼痛。
- 改善增加下肢肌力。
- 伸展活動可以改善關節活動角度。
- 促進刺激本體感覺及平衡。
- 改善生活品質、減緩憂鬱。
- 適度減重也可以減少膝關節的衝擊。
其中,肌力訓練對於退化性關節炎,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!包括:
(1) 使肌纖維質量增加,改善肌力及肌耐力。
(2) 訓練包含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後側膕繩肌,強壯的肌肉可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度,並且在身體支撐體重的時候,減輕軟骨的負重。
(3) 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人,並不需要因著膝蓋退化而減少運動,而可以藉由調整姿勢、運動強度、加強熱身及伸展緩和,來繼續原本喜愛的運動。
哪些族群需要強化膝關節肌力 / 肌耐力?
其實人人都需要好膝力!不分男女老少,只要期待能夠繼續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/休閒育樂者,都應該好好強化自身的肌力/肌耐力,才能降低膝關節退化速度,延長健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。
專業規劃膝關節肌力運動訓練,守護關節健康!
訓練原則及注意事項:
(1) 訓練前要 5 - 10 分鐘的熱身,訓練後須執行 5 - 10 分鐘的緩和伸展。暖身可以讓身體熱起來,並讓血液循環到四肢,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;結束後趁身體還是熱的狀態,做一下緩和伸展,可以舒緩肌肉收縮後的緊張。
(2)量力而為,循序漸進,以免運動傷害。下面所標示的運動劑量(次數),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增減,比如無法完成10次,只能做5次;或是做完10次一組,有能力在休息30秒後再進行一組者,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(3) 配合呼吸很重要,動作時嘴巴呼氣,放鬆時鼻子吸氣,要注意閉氣容易引起血壓升高。
膝關節肌力運動訓練大綱
暖身、主運動、緩和伸展這三個階段的動作不管是否可以全部完成,請按照順序進行,不建議沒暖身直接就跳主運動,或者主運動做完直接結束,沒有進行伸展。
【暖身】
- 坐姿:
- 站姿:
【主運動】
- 坐姿:
- 站姿:
【伸展】
- 坐姿/站姿體前彎(個人可視身體狀況二擇一):伸展腿後側肌群
- 坐姿/站姿膝後彎(個人可視身體狀況二擇一):伸展股四頭肌
3. 登階運動:階梯(箱子)高度可以介於 20 ~ 30 公分,分兩種登階方式進行:
- 第一種方式:左右腳輪流交替登階,左右腳算一次,總共重複 20 次 / 組。
- 第二種方式:右腳踩上去階梯,左腳離地,反之相同,同一側腳 10 次 / 組。
1. 基礎版 - 膝後彎:身體整個向左側轉 90 度後,與椅背呈平行方向,將膝關節向後彎曲,同側手握住同側腳踝,朝身體後側延伸。此姿勢維持 15 ~ 30 秒 / 次,兩側輪流重複 2 ~ 5 次。
說明:預備姿勢。
說明:直接用手抓住小腿,將膝關節朝向地面。
說明:如果不方便抓住小腿者,可使用毛巾替代。
說明:加強版,將髖關節向後伸直。
學歷
- 國立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
專長
- 膝退化性關節炎
- 骨質疏鬆治療
- 五十肩
- 網球肘
- 下背痛
- 肩頸痠痛
- 各項運動傷害治療及衛教
- EMBODY 核心美力
- EMSCULPT 肌動減脂
- 各項光療雷射
- 注射
經歷&證照
- 信義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
- 衛服部屏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
- 衛服部恆春旅遊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
- 高雄榮總復健部總醫師
- 高雄榮總復健部住院醫師
- 國際骨密課程ISCD認證
學歷
- 高雄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組學士
- 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學程碩士
專長
- 運動傷害
- 神經物理治療
- 骨科物理治療
- 姿勢矯正運動與調整
經歷&證照
-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第七屆理監事會 監事
- 高雄市物理治療師公會 第八屆理監事會 常務理事
- 聖淵啟仁中心主任 3 年
- 靜和醫院物理治療師 6.5 年
- 中山醫學大學主治物理治療師 6.5 年
- 埔里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 2 年
- 國際 AFAA 有氧運動教練
- 國際 AFAA 拳擊有氧運動教練